南瓜千万别这样吃!学会3种搭配,补益脾胃效果翻倍,健康少烦恼

在长夏时节,人体容易出现脾阳虚、运化弱的情况。除了外在湿热环境的影响,人们此时喜食冷饮、偏爱寒凉性质的瓜果等,也进一步加重了对脾阳的伤害。因此,养护脾胃是三伏养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那怎么知道自己是否脾阳虚?又该如何调养呢?
一、一个动作就知道是否脾阳虚
赶紧试试
将手掌搓热,按在胃的区域画圈圈式地按揉,如果觉得很舒服,就说明你的脾阳已经开始虚了!
此外,脾阳虚的人通常还会伴有便清稀甚至完谷不化、脘腹冷痛喜温喜按、遇寒或饥时疼痛加剧、畏寒肢冷等表现,如果你身上也有,那就更要注意调养了。

对于脾虚不足这个问题,《黄帝内经》中曾提到过“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意思是说,脾胃有湿时,需食苦寒类的食物去除燥湿;脾气虚、脾阳虚时,则需要用甘味的食物来健脾胃。
而且,根据五色入五脏的理论,黄色食物可用于补脾胃,当出现脾胃虚弱的问题时,可以多吃些黄色食物进行改善。
南瓜,既是甘味食物的代表之一,又是典型的黄色食物,还有 “健脾瓜”的美誉,用它来调理脾阳虚,再合适不过了。

二、3种吃法
健脾养胃又美味
金汤面疙瘩
做法:红薯、山药切丁后焯水,再放入保鲜袋中,加入面粉,摇匀备用。起油锅,下入葱、姜、生抽,煸香后加水烧开,捞出葱、姜,放入南瓜泥,开锅后放入面疙瘩。等再次开锅时加入蛋液、菠菜、盐、胡椒粉、糖即可。
红薯性温,可“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它还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能帮助刺激肠胃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山药味甘性平,归肺、脾、肾经,可帮助缓解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症。
这两样食材与南瓜搭配,加强了健脾胃的功效,对于脾胃功能可起到不错的调养效果。

南瓜排骨汤
做法:将排骨洗净切成小块,入锅煮至八分熟时,加入南瓜块、栗子,用文火慢炖,直至炖熟。
排骨能滋阴健脾、补中益气、强健筋骨,栗子在益气健脾的同时还有强筋活络、止血消肿等功效。
这碗南瓜排骨汤,有助于改善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引起的体虚乏力、无精打采等症,尤其适合中老年人喝。

千层金糕
做法:将南瓜、玉米粉、面粉按照1:1:1的比例搅拌均匀,加入水、酵母粉揉成面团,醒制40分钟后擀成长方形的面皮。在面皮上抹一层油、撒一点面粉,然后一层一层叠起来,垒成12层的小方包,最后再擀成饼状,撒少许芝麻点缀,上锅蒸熟即可。
南瓜配上玉米粉,能增强脾胃功能,且口感香甜软糯,很适合当做早餐,全家一起吃。

南瓜虽有益,但食用也有禁忌,有两种吃法就千万要不得!
三、南瓜虽有益
但千万不能这样吃!
1、连续大量摄入
橙黄色蔬果一般都富含类胡萝卜素,南瓜也是如此。南瓜中主要含有的是β-胡萝卜素,它属于维生素A原,在体内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对视力、皮肤和黏膜健康,以及免疫力等都非常重要。
但是,如果一段时间内每天都摄入非常多β-胡萝卜素,它就会沉积在表皮的角质层,导致皮肤变黄。患有糖尿病、肝病、高脂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人,更容易出现这个问题。

建议:不要长期吃、大量吃。膳食指南推荐每日摄入新鲜蔬菜300~500g,其中深色蔬菜应占一半,那么每天吃南瓜150g左右就行了,最多不宜超过250g。
如果真的因为吃太多南瓜变成了“小黄人”,也不用太担心,一般减少或者停止食用之后,过两天就会恢复正常。
2、完全代替主食吃
现在,不少人会选择用南瓜来当主食充饥,但这样做,很容易导致两个问题:一是热量不足,二是蛋白质摄入不足。
南瓜的碳水化合物虽然比一般蔬菜高,但和白米饭、红薯、土豆等比起来,要低不少,若单独用它来当主食,很难提供足够的热量。
从蛋白质的角度来说,白米饭的蛋白质含量在2.6%左右,白面馒头约有7%,而南瓜还不到1%。在其他饮食不改变的情况下,若是完全用南瓜做主食,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蛋白质摄入不足的问题。
建议:南瓜更适合替代一部分主食,和别的主食一起搭配着吃。

今日互动
除了南瓜,还有哪些蔬果吃多了也容易变成“小黄人”呢?
相关推荐:
- [常识]驱蚊草为什么掉叶子(要想夏天驱蚊效果好,驱蚊草叶子不能掉!)
- [常识]空调里面为什么有水声(开空调有水流声是什么问题?)
- [常识]冰箱为什么不结冰(家里的冰箱不结冰,方法特别的简单!)
- [常识]养的金鱼为什么容易死(新手饲养金鱼,为什么会死于这4个原因)
- [常识]保鲜柜为什么会有水(超市冷藏展示柜漏水原因大搜集)
- [常识]热水器为什么老是跳闸(为什么家里使用即热式电热水器会频繁跳闸?)
- [常识]产品为什么要创新(产品创新的类型、方法与内容)
- [常识]净水器为什么有废水(净水器产生的“废水”有再利用价值吗?)
- [常识]缝纫机为什么老断线什么原因(缝纫机短线的调整方法)
- [常识]为什么电脑开机慢(一文教你找到原因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