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消费金融概念(消费金融的三重定义)
目前尚未形成广泛接受的、统一的消费金融概念。这里通过对其内涵、外延、本质三个层次给予消费金融的三重定义。
一、内涵性定义
消费金融是消费和金融两个词组合而成的。消费是一种经济行为,金融也是一种经济行为,主要包括支付和投融资两种行为。简单来说,消费金融是消费行为与金融行为的一种组合行为,是指以消费为目的的支付行为和融资行为。
虽然,消费必然伴随着支付行为;但是,消费并不必然伴随着投融资行为,只有在生产不足的生产主导型经济阶段,逐渐发展到生产过剩、消费不足的消费主导经济阶段,即消费型经济之后,为了调节和促进消费而逐渐产生了消费金融行为。
所以,消费金融(Consuming Finance)是指在消费型经济条件下,调节和促进消费需求的金融行为。这里需要需要特别强调条件和功能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条件。消费金融产生于消费需求不足、生产供给过剩的消费型经济条件下。当然,也不是说,在生产供给不足的经济条件下,完全不存在任何消费金融行为,比如在特定的天灾条件下,人们为了生存和生活,也可能会产生临时的、小规模的以消费为目的的消费借贷行为。只有一个国家的经济体系全面转向生产供给过剩、消费需求不足的消费型经济条件下,才会产生大规模的、持续的以调节和促进消费需求为目的的消费金融业务,并逐步形成一个独立的、甚至与传统的以促进生产为目的的生产金融相对应的消费金融产业。
另一方面是功能或目的。消费金融以调节和促进消费需求为目的或功能,是分别对于个人和国家而言的。调节消费是从消费者个体的角度,运用金融手段跨期平衡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关系,通过提前消费或延后消费来增加消费效用,但不一定能够增加消费数量或消费需求。促进消费是从总体和国家的角度,通过消费金融从数量上增加一个国家的消费需求的总量。
二、外延型定义
以调节和促进消费为目的的金融行为,有不同的方式,这就构成了消费金融的外延。根据实践中消费金融概念不同的使用范围,可以区分为狭义消费金融与广义消费金融两个不同外延的概念。
1. 狭义消费金融:消费信贷
如果消费者的收入无法按照约定支付时间完成消费支付,就会出现因为消费产生的贷款行为,即消费信贷(也可称消费负债、消费借贷、消费债务等)。现实中,消费信贷是最为典型的一种以消费为目的的金融行为。所以,狭义的消费金融就是指消费信贷,或者称为信贷型消费金融。
根据贷款的期限可以分为中短期消费信贷(一般在五年以内)和长期消费信贷(一般在五年及以上,主要为住房按揭贷款)。狭义消费金融仅仅是指中短期消费信贷(比如一般消费品贷款、汽车消费贷款等),并不包括长期消费信贷,即五年以上的个人住房按揭贷。
除了直接的中短期消费信贷之外,还包括因为中短期消费信贷而衍生的相关金融行为,比如中短期消费信贷相关的助贷、征信、抵押、担保、履约保险、催收以及消费信贷资产转让或收益权转让、不良消费信贷资产转让等等金融行为。
2. 广义消费金融
广义消费金融包括以调节和促进消费为目的的所有金融行为,除了狭义的信贷型消费金融之外,还包括支付型消费金融(简单称之为消费支付)和其他型消费金融。
消费支付(或消费付款)是指随着消费行为产生的资金流动。这里资金的流动的方向与商品或服务流动的方向相反,卖方向买方交付商品或服务,买方向卖方支付货币资金,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如果消费行为与支付行为同时发生的消费支付,仅仅就是简单的消费金融行为。
如果支付行为与消费行为并不是同时发展,就产生了复杂的消费金融行为。按照消费与支付的不同时间来看,又可以分为现期支付(钱货两清)、延期支付(又分为一次性延期支付、多次性延期支付和固定分期支付)、预先支付(又分为一次性趸缴预付、分次预付和固定频率预付;还可以分为个人预付、群体预付)。
金融的本质是货币的时间价值,不同时间支付的货币,其价值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货币的现期价值高于未来价值,其中的差额就是利率。预先支付可以享受一定支付优惠,延后支付需要承担一定利息成本。
支付行为与消费行为分离,即产生了延期支付与预先支付两种支付型消费金融行为。所以,真正的支付型消费金融并不是简单的消费支付,而是强调支付时间与消费购买时间不同的延期支付和预先支付。
除消费信贷和消费支付之外,消费租赁、消费保险、消费股权、消费互助等其他以调节和促进消费需求为目的金融行为,都可以归为广义消费金融范畴。
从外延性定义(列举性定义)的角度,消费金融可以进一步定义为在消费型经济条件下,为调节和促进消费需求为目的消费信贷、消费支付、消费租赁、消费保险、消费股权、消费互助等金融行为。
三、本质性定义
消费金融客户的还款来源,主要是其未来的劳动收入,而未来的劳动收入来源于其人力资本价值。这就是说,消费金融将客户的未来劳动收入变现为现期可支配的消费支出只是表象,即消费金融表面上是为客户消费需求的提供融资,而实质乃是根据客户的人力资本进行融资。
只有能够发现和识别具有潜在人力资本价值的客户,并帮助客户提高和实现其潜在人力资本价值,将客户作为消费者和人力资本价值实现者两种身份统一起来,消费金融机构也才能获得稳定、可靠的回报。
1. 人力资本价值
经济的核心是定价,金融的核心也是定价。不过,经济定价是现期定价,金融定价是未来潜在价值定价,而且,金融定价对经济定价具有调整和修正作用。对于人力资本而言,劳动力市场是对人力资本价值的经济定价(即现期劳动收入),消费金融市场是对人力资本价值的金融定价(即未来信用价值)。
如果消费金融机构发现客户未来人力资本的信用价值高于现期劳动工资收入,则可以给予人力资本融资,将人力资本的未来潜在价值提前变现为现期消费,并从中获取利息收益;反之,如果消费金融机构发现客户未来人力资本潜在价值低于或等于现期劳动工资收入,则没有可提前变现的人力资本潜在价值,也就不能给予人力资本融资,甚至是撤回原有的人力资本融资或提前归还人力资本融资。
2. 人力资本融资
假设消费金融机构对消费者的消费信贷授信额度为Q,消费信贷的利率为r,消费者的未来人力资本潜在价值即个人信用价值为,消费者的人力资本现期价值即现期劳动收入M是已知的,则有: ,即消费者未来收入的增量,可以负担人力资本变现即消费信贷的利息,在不降低现有生活水平的情况下,将未来劳动收入变现为现期消费信贷额度Q。
变现额度Q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能够变现的人力资本信用价值的大小,与Q正相关;二是变现成本,即利率r的高低,取决于客户信用风险的高低,即其人力资本潜在价值实现的概率,与Q负相关。这两个因素正是人力资本价值评估的两个因素,即人力资本的潜在价值和实现概率。所以,人力资本价值的合理评估是其变现和融资的前提条件。因此,消费金融的本质乃是对人力资本未来潜在价值的变现或融资。
3. 人力资本投资
消费金融除了对人力资本价值的变现和融资之外,还可以提升人力资本的价值。这体现在体能和技能提升两个方面。
第一,体能型人力资本提升。人力资本中的体能属于自然属性,只有人的生命和健康的身体存在,才能保持一定的体能和劳动能力。人的生命和健康的维持,必须依赖于一定消费。生命的维持需要吃喝等基本生存型消费;温饱之外,更好的营养食品、体育健身等享受型消费,可以提高身体的健康程度,进一步提升人的体能,这些消费也是消费金融重点支持的类型。文化娱乐型消费,还可以使得客户心情舒畅,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人力资本的经济价值。所以,人力资本价值不仅是消费金融的原因,也可以因为消费金融扩大了客户消费而带来其人力资本价值的提升,成为消费金融的结果,两者可以形成良性循环。
第二,技能性人力资本提升。人力资本中的技能属于社会属性,需要通过学习教育、培训训练等社会过程获得和提升。而且,这种学习教育和培训训练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消费行为,是需要支付较高费用的发展型消费。针对学习教育和培训训练场景的消费金融,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消费金融模式,通过消费金融不仅可以将未来的人力资本变现为现期的消费支出,而且可以通过消费金融进一步提升客户的技能型人力资本,形成人力资本提升和消费金融扩张的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生存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可以提升体能性人力资本,发展型消费可以提升技能性人力资本。对于客户来说,消费其实就是人力资本的投资行为。所以,消费金融通过调节和扩大客户的消费需求,不仅帮助客户变现了其人力资本,还进一步提升了客户的人力资本。所以,消费金融不仅仅是人力资本融资,还是人力资本的投资,形成人力资本价值与消费金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这进一步说明,消费金融的内在本质乃是人力资本的金融,是人力资本融资和人力资本投资的统一,即人本金融。

在消费金融内在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消费金融进行本质性的定义:消费金融是在消费型经济条件下,为调节和促进消费需求为目的的消费信贷、消费支付、消费租赁、消费保险、消费股权、消费互助等,基于人力资本价值的融资与投资相统一的人本金融行为。
相关推荐:
- [常识]驱蚊草为什么掉叶子(要想夏天驱蚊效果好,驱蚊草叶子不能掉!)
- [常识]空调里面为什么有水声(开空调有水流声是什么问题?)
- [常识]冰箱为什么不结冰(家里的冰箱不结冰,方法特别的简单!)
- [常识]养的金鱼为什么容易死(新手饲养金鱼,为什么会死于这4个原因)
- [常识]保鲜柜为什么会有水(超市冷藏展示柜漏水原因大搜集)
- [常识]热水器为什么老是跳闸(为什么家里使用即热式电热水器会频繁跳闸?)
- [常识]产品为什么要创新(产品创新的类型、方法与内容)
- [常识]净水器为什么有废水(净水器产生的“废水”有再利用价值吗?)
- [常识]缝纫机为什么老断线什么原因(缝纫机短线的调整方法)
- [常识]为什么电脑开机慢(一文教你找到原因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