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群秀百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南京本地人喜欢去的名胜古迹介绍 ,游客很少,被誉为“文艺打卡地”

100人浏览   2024-12-10 08:09:12

朱自清曾写道:“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你可以摩挲,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想到六朝的兴废,王谢的风流,秦淮的艳迹。 ”相比于喧闹的玄武湖、夫子庙,鼓楼公园的游客少了很多,在闹市中显得格外幽静,但若要说南京的市中心,名副其实的便是这里了。

南京本地人喜欢去的名胜古迹,游客很少,被誉为“文艺打卡地”

南京鼓楼建于明洪武年间,后数次坍塌损毁,明清曾多次修缮,如今公园内的古迹余存已不多,但并不妨碍它在南京人心中无可比拟的地位。公园是闹市中的绿茵所在,一边是古意悠悠的鼓楼,一边是摩登现代的大厦,一边是车水马龙,一边是绿茵葱葱。

南京本地人喜欢去的名胜古迹,游客很少,被誉为“文艺打卡地”

鼓楼公园不大,这里的游客也不多,最适合一个人静静地走走,看看生活里的风景。红色的宫墙让人想起故宫,从树叶的间隙中抬头望上去,有种移步易景的感觉,这里也是一处南京私藏的拍照圣地,很多人会以绿树红墙来当作背景,拍摄小清新的照片。

南京本地人喜欢去的名胜古迹,游客很少,被誉为“文艺打卡地”

几乎每一个有点历史的城市都有钟鼓楼,南京自不例外。虽然如今鼓声不再,这一栋朱红色的建筑仍让人对百年前的时光充满了遐想。时光悠悠,岁月如歌,曾几时何,南京傍晚都是伴随着鼓声悠然而至。

南京本地人喜欢去的名胜古迹,游客很少,被誉为“文艺打卡地”

鼓楼中除了鼓,还有一件比较珍贵的文物——记录康熙帝下江南的石碑。特别难得的是石碑保存极其完整,字迹清晰,由碑额、碑身、龟趺三部分组成,通高5.4米,宽1.45米,碑额上镌蟠龙,正面中心刻有篆体的“圣谕”两字。

南京本地人喜欢去的名胜古迹,游客很少,被誉为“文艺打卡地”

石碑上记载,1684年,康熙皇帝南巡,经江宁(南京)返京启程时,目睹数十万江宁民众夹岸送行,各级政府官员着官服在两岸跪送等排场和气势,不悦反忧,他告诫大小政府官员:不能追求享受和做表面文章,应洁己爱民,奉公守法,惩治腐败,弘扬正气,体察百姓的实际困难,做到本分务实,使百姓生活有保障,人心稳定,以不辜负我的期望。

南京本地人喜欢去的名胜古迹,游客很少,被誉为“文艺打卡地”

红墙黑瓦、檐角高翘,一线贯穿的对称风格,小小的一座公园,似乎撑起了整座城的壮美有序、和谐庄严。

南京本地人喜欢去的名胜古迹,游客很少,被誉为“文艺打卡地”

站在二楼,周边触眼可及尽是现代化建筑。这座不起眼的公园在十字路口的中心,于繁华的都市中,静静地卧着,像一个暮年的老者,让人有种历尽世事、触碰到历史的感觉。

南京本地人喜欢去的名胜古迹,游客很少,被誉为“文艺打卡地”

在日新月异的南京,鼓楼当然早已不是城中最高的建筑,甚至经过修缮后已面目全非,它却忠实记录着南京城中居民的悲欢离合,沧桑的鼓声远去,鼓楼迷人依旧。


南京本地人喜欢去的名胜古迹,游客很少,被誉为“文艺打卡地”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群秀百科 琼ICP备2024032622号-1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