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家!普陀这个“宝藏”博物馆,你去过了吗?
你知道吗?
在普陀有一处元代水利工程遗址
曾被评为2006年度
“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这处位于延长西路志丹路路口的
元代水闸遗址
是目前国内考古发现的
规模最大、做工最好、保存最完整的元代水闸
也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12月31日
为保护、研究、展示元代水闸遗址而建的
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
正式对外开放
成为上海首家遗址类博物馆

整个遗址用工量之大,做工之精,为国内同类遗址所罕见,为了解古代水利工程建造技术流程提供了直接的依据,对研究吴淞江流域的历史变迁、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也是上海地方史研究中一个标志性重要物质文化遗产。
来这里看什么?
水闸建造的历史背景及背后故事
进入馆内,你可以了解到,水闸建造的历史背景及发现过程,十三世纪末元朝定都北京后,随着城市的扩大,人口增多,江南成为元大都等地赖以生存的粮仓。但太湖因其独特的碟形洼地地貌,容易导致潮水倒灌,泥沙沉积。

吴淞江是太湖东出泄海的最重要干道。从唐宋年间开始,吴淞江逐渐收窄,到了元朝中后期,淤塞严重影响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于是,元朝政府把治理吴淞江作为江南地区水利工程的首要任务,建造了数座水闸。

2001年5月,在建造志丹苑商品房打桩时,偶然发现这处水闸遗址。经过不断考古勘探、文献查证等一系列专家论证,确认了这是一处与吴淞江有关的元代水闸遗址。大家可以从序厅陈列的一组展品中,了解遗址发现背后的故事。
探秘水闸的结构和功能
想要了解水闸的结构和功能,我们就要移步至遗址陈列厅,一进入陈列厅,水闸遗址赫然眼前,仿佛步入了水下世界。
遗址主体由闸门、闸墙、底石组成。水闸平面大致呈对称“八”字型,东西长42米、进水口宽32米、出水口宽33米,河水由西向东流入闸内。
当时为了建造这个水闸,使用了大量的直径30厘米左右,长4米的原木作为筑建基础,整个工程大约使用了上万根原木。

水闸的主要功能是蓄水挡沙、泄水冲沙、拒咸保淡。水闸的建造,促进了所在地区农业经济及航运事业的发展。

了解水闸的建造流程
展厅中十二组建闸过程线描图的投影,重现了七百年前宋代《营造法式》中兴建水闸的重要工序,复杂的建造流程变得简单易懂。你还能听到劳作的声效,身临其境地感受元代先民们建造水闸时的景象。

认识治水功臣任仁发
任仁发(1254-1327),上海青龙镇(今属青浦区白鹤镇)人,是元朝著名水利专家和画家。主要从事水利兴修,曾先后主持过吴淞江、通惠河、会通河等工程。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正是他于1324年在吴淞江上建造的6座水闸中的1座。任仁发一生在中国水利史作出了杰出贡献,著有水利学专著《水利集》十卷。同时,他也是一位著名画家,陈列厅内有他的肖像画和生平资料。

出行建议
由于展馆位于市中心内环内,馆内未提供面向游客的停车场所,附近无可供停车的商业综合体,建议乘坐公交或地铁前往。
地址:普陀区延长西路619号
公交:117、859路至交通路志丹路站,68路至志丹路甘泉路站,112路至新村路志丹路站
轨交:7号线至新村路站(1号口)

门票信息
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采取免费不免票方式,需通过美团或大众点评预约门票入场,可以选择预约时段。

入馆前请扫码验证电子门票,出示有效身份证件。10人以上团体参观需至少提前1天预约,博物馆为10人以上团体提供免费讲解服务。咨询热线:15214380020
参观须知
开馆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场)
闭馆时间:每周一(国定假日除外)

相关推荐:
- [常识]驱蚊草为什么掉叶子(要想夏天驱蚊效果好,驱蚊草叶子不能掉!)
- [常识]空调里面为什么有水声(开空调有水流声是什么问题?)
- [常识]冰箱为什么不结冰(家里的冰箱不结冰,方法特别的简单!)
- [常识]养的金鱼为什么容易死(新手饲养金鱼,为什么会死于这4个原因)
- [常识]保鲜柜为什么会有水(超市冷藏展示柜漏水原因大搜集)
- [常识]热水器为什么老是跳闸(为什么家里使用即热式电热水器会频繁跳闸?)
- [常识]产品为什么要创新(产品创新的类型、方法与内容)
- [常识]净水器为什么有废水(净水器产生的“废水”有再利用价值吗?)
- [常识]缝纫机为什么老断线什么原因(缝纫机短线的调整方法)
- [常识]为什么电脑开机慢(一文教你找到原因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