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作者是谁(读懂老舍的《四世同堂》,你就看清了人生的三重境界)
1943年,老舍的夫人胡絜青携子女逃离北平,赴重庆与丈夫团聚。
当时,家和亲友还在北平的朋友,不断来向胡絜青打听有关北平的情况。
亲历侵略者的奴役和蹂躏,胡絜青将北平的惨状和盘托出。
老舍吸着烟,一遍遍听着,沉思着。
最终,经过一年的构思,四年的创作,老舍完成长篇小说《四世同堂》。
小说以沦陷的北平城为背景,聚焦小羊圈胡同里六个院落的十几户人家。
卖国求荣的冠家,守旧本分的祁家,一心救国的钱家……
这些家庭构建成一个微型社会,折射出光怪陆离的众生相:贪生的麻木不仁,重孝的拼命抗争,大义的渡己渡人。
战争的摧残,本能的撕扯,揭开血淋淋的人性真相。
读懂《四世同堂》,你会看清人生的三重境界:
弱者相食、凡者自救、强者渡人。


弱者相食,自取灭亡
“七七事变”爆发,北平城沦陷,民众陷入恐慌。
小羊圈胡同里家家户户预备了粮食,守好了街门。
只有三号院的冠晓荷、大赤包夫妻俩异常兴奋。
他们四处奔走,各处运作,希望能巴结上日本人,从此高升。
为向日本人邀功,冠晓荷告发无辜的邻居钱默吟,害得钱先生被抄家入狱、家破人亡。
主动要求当上里长,却借着收铁的机会搜刮四邻,从中赚取差价。
日本邻居面前他是狗,点头哈腰,诺诺连声,唯恐奴隶做得不恭顺。
车夫小崔面前,他摇身成狼,稍不如意就恶语相向,拳打脚踢。
和他狼狈为奸的大赤包,为了当所长,拿亲女儿当筹码,逼女儿出卖色相讨好高官。
当上了所长,立马向最孱弱的妇女下手,榨干她们的钱财,再向穷人放高利贷。
嫉妒冠晓荷宠爱尤桐芳,她处处刁难,一心想把尤桐芳赶出家门。
得知尤桐芳为炸日本人而牺牲,她竟踏实下来:“就当被城外野狗叼了去!”
夫妻二人见风使舵,位高权重的,便亲热讨好;碍眼挡路的,就清理扫除。
殊不知,对别人所有的刁难,都会回到自己身上。
戏院被炸,大赤包被捕入狱,控诉她的状子像雪片般飞来,受过她刁难的,觊觎她权财的,一窝蜂过来拉踩她。
被囚禁数十天,大赤包绝望发疯,惨死狱中。
失去庇护,又被抄家,冠晓荷如同丧家之犬,落得个染病被日本人活埋的下场。
恃强凌弱、拜高踩低,冠晓荷夫妻俩一手导演了自己的悲剧。

生活中,这种弱者相食的现象比比皆是。
工作中出现纰漏被领导批评,转头就把公司保洁劈头盖脸一顿骂;
在同事那儿受到排挤,回到家就把怨气一股脑撒在老婆孩子身上;
出门被强势的人为难,无缘由就把外卖小哥、保安大叔一通投诉。
鲁迅先生曾在《华盖集》中一针见血地讽刺:
底层的人们,也会互相伤害的。他们是羊,同时也是凶兽;但遇见比他更凶的凶兽时便现羊样,遇见比他更弱的羊时便现凶兽样。
强权面前,他们卑躬屈膝;弱者面前,他们拔刀相向。
他们卑劣又无能,越是无能,就越喜欢欺负弱小,以彰显自己的优越。
人性最大的悲哀,就是弱者相食。
我狼狈不堪,你就不能光鲜靓丽;我水深火热,你就不能乐业安居。
于是,互相为难,互相拆台,谁都无法变好。
身处弱势不可怕,可怕的是用“互食互害”的弱者思维画地为牢,囚禁了自己,也伤害了他人。

凡者自救,绝处逢生
祁家老大瑞宣是最先觉醒的知识分子,他深知反抗才是日寇侵略下国人唯一的出路。
但忠孝不能两全,他很想舍身赴国难,可顶梁柱的身份又将他困于小小的四合院里动弹不得。
他只好支持胞弟出城抗战,为国效力。自己则顶着亡国奴的屈辱,留在北平,照顾一家老小。
他背负顺民的枷锁继续当教员,以获得每月固定的课时费;俯身求人在殖民政府谋得职位,以保障全家温饱。
亲朋接连离世,自己无端被捕,全家忍饥挨饿,日寇统治下,瑞宣艰难地生活。
但他仍一面顾全家人的安危,一面践行自己的理想。

不愿为日本人卖命,瑞宣拒绝了更高的职位,哪怕优渥的待遇能让一家人生活得更好。
邻居钱家蒙难,他四处奔走,解救钱先生,安葬钱太太,丝毫不怕受牵连。
和汉奸斡旋,劝身边的人去抗战,向学生宣传爱国思想,帮组织秘密传递消息。
多少次瑞宣为忠孝不能两全彷徨,国家步步沦陷失意,但他从来没有丢下家庭的担子,肩负的理想,而是一个人苦苦坚持。
熬到最后,终于等来了日本人投降。
季羡林先生曾说:
“人间万千光景,苦乐喜忧,跌撞起伏,除了自渡,其他人爱莫能助。”
身处困境,谁都想有贵人提携,能人相助。但人生实苦,唯有自救才能挣脱命运的桎梏。
想起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主人公安迪。
他被诬陷入狱,并判终身监禁。面对如此不公,他始终坚持救赎自己。
狱中,他帮狱警逃税,赢得在图书馆工作的机会,花了整整19年挖出逃生通道。
还利用典狱长,为自己创造了新身份,重获自由后,在小岛安稳度过余生。
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异常艰难的时光,身处其中,备受煎熬,甚至咬牙坚持了很久,还是寻不到出路。
但要相信,水到绝境是飞瀑,人到绝境是重生。
工作不好找,提升技能,优化简历,完善自己再出发;
学习压力大,适当放松,调整情绪,坚定目标再继续;
感情不顺遂,耐心沟通,找出问题,并肩携手再同行。
自渡者,天渡之。只要生机不灭,终会抬头有光,只要咬牙挺住,终会豁然开朗。


强者渡人,成己达人
一号院的钱默吟先生是一位诗人,战争爆发前,整日浇花看书,吟诗作画,鲜少与外界来往。
战争爆发后,心系国家,化身勇士,奔走于人群之间。
他鼓励儿子去抗战,听说儿子架着汽车和三十多名鬼子坠下山崖同归于尽,他没有悲伤,而是为儿子的捐躯赴死感到骄傲。
因为儿子的死,自己也受牵连被捕,但毫无恐惧和不安。
侥幸从日军暴行下捡回一条命,便彻底走上了抗日的征程。
他四处奔走,劝导有血性的人逃出城,加入全国抗日的大组织;
在戏院扔下炸弹,炸死不少日本人;
解救困顿中的瑞宣,鼓励瑞宣感化更多人加入爱国队伍。
把冠晓荷的女儿高第吸纳进组织,让高第在城中传递消息。
钱先生用坚韧的双脚,更用不屈的思想成就了自己,也感化了一个又一个中国人。
《论语》有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如果说自渡是本事,那渡人就是格局。
这种格局是自己经历过艰难以后,更能理解别人的不易,向他人施以援手。
成就自己,更成全他人。

就像同住小羊圈胡同的李四爷,本是最底层的脚夫,靠帮人搬家糊口。
但胡同里任何人遭难,他总是冲在最前头。
车夫小崔一家吃不上饭,他送上两斤杂合面;
钱家大少爷、太太接连离世,他主持大局,妥善安葬;
邻居程长顺误入歧途,给日本人缝军大衣,他悉心教导,劝其奉还。
快饿死的小孩偷吃了日军用来糊窗的糨糊,他誓死维护,最终死在日军脚下。
日寇奴役下,李四爷的义举温暖了很多人。
生活中,也有许多像钱先生、李四爷一样的人。
受过恶者排挤欺凌,面对孤立无援的同窗,主动释放温暖与陪伴;
遭过领导无端刁难,面对手足无措的同事,欣然给予提醒与帮助;
走过弯路撞过南墙,面对虚心讨教的晚辈,将成长经验倾囊相授。
自己淋过雨,更愿为别人撑把伞;救赎他人的同时,也是对自己的成全。
往后余生,努力做个强者,眼里有他人,心中有善念,不冷眼旁观,不刻薄待人,主动施予,载人一段,渡人一程。

写在最后
巴尔扎克曾说:“世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
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路,走向了全然不同的人生。
弱者互食,是浅薄,害了自己误了他人;
凡者自救,是本事,依靠自己成就自己;
强者渡人,是格局,行有余力救赎他人。
无论结果如何,全由自己把握。
相关推荐:
- [常识]紫色象征着什么寓意(紫色的双重意义。)
- [常识]葡萄什么时候种植最好(种植葡萄的最佳时间?)
- [常识]驱蚊草为什么掉叶子(要想夏天驱蚊效果好,驱蚊草叶子不能掉!)
- [常识]空调里面为什么有水声(开空调有水流声是什么问题?)
- [常识]冰箱为什么不结冰(家里的冰箱不结冰,方法特别的简单!)
- [常识]养的金鱼为什么容易死(新手饲养金鱼,为什么会死于这4个原因)
- [常识]保鲜柜为什么会有水(超市冷藏展示柜漏水原因大搜集)
- [常识]热水器为什么老是跳闸(为什么家里使用即热式电热水器会频繁跳闸?)
- [常识]产品为什么要创新(产品创新的类型、方法与内容)
- [常识]净水器为什么有废水(净水器产生的“废水”有再利用价值吗?)